斗罗大陆网

堰都城 四月十四日 阴 晚间有雾

上一章:序章 祁洲平原 四月十四日 晴 下一章:祁洲平原 齐军大营 四月十五日 晴

要是被.浏.览.器.自.动.转.码.阅.读.了,会有.很.多.广.告和问.题,可退出.转.码.继续在本站阅读,www.douluoxy.com,最新网址一定要记住哦。

  堰都城 四月十四日 阴 晚间有雾

  自开春以来,很少有过如此晴朗的夜晚。天色明朗如水,时辰还早,星星们都还没有上来,一溜弯月挂在蓝幽幽的苍穹之下。

  那团笼罩堰都城三个多月的浓云还没有散去,但是就只那么一团,紧紧地趴在祁洲平原上,如果不是微微反射着银光,乍一看上去还以为是座不高却极广大的山丘。堰都城位于祁河冲击平原的正中故河道遗址的位置上,本来是多沙和砾石的地区,也不知道徐人用了什么法子,居然将如此巨大高耸的城池牢牢地建在河道上。祁河进入平原后,除了主河道,还有许多股分流通过地下河分布在平原各处,因此堰都城四周随季节不同,任何时候都有沼泽分布,堰都城那高达十余丈的外墙成为抵御水患的牢靠屏障。

  寅时三刻时分,两条黑影接近了那浓雾深锁的城池。两个人都又累又饿,在一处小土堆上停了一会儿。

  在他们的右边很近的地方,是一座云的山峰,而左边很远处,则是一座光的高原。

  那是由天子的孪生兄弟、执政周公姬瞒率领的征徐大军的营地,离开堰都城还不到三十里,白天可以看见一队队来自全国各地的诸侯军队在营地中进出,晚上燃起灯火,连夜开工建造巨大的攻城机械,隔了这三十里地,工地上的轰鸣声还听得清清楚楚。

  那两人坐在黑暗中,远方的灯火在他们脸上跳动,赫然便是不久前才从齐军手上捡得性命的那一老一少。看了良久,那少年从怀里掏出一个拨浪鼓,咚咚咚地摇着,那鼓把儿上吊着一块白璧,反射着温润的微光。少年听着鼓声,脸上露出冷冷的微笑,道:“姬瞒真的以为这些东西吓得倒徐国的武人?”声音虽然稚嫩,却有着成年人才有的语气。那老者叹息道:“真正的武人,自然是不怕的……少主,老奴担心的,是那些深宫里养尊处优的人……过惯舒适日子的人,什么苦都吃不来的。”

  那少年深以为然,咬着牙道:“放心,我不会让那些人有机会害怕退缩。”

  老者道:“少主真要实行自己的计划?”

  那少年转过身来,背对灯光,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,只听他道:“今天死了的宋衍、田甲等人泉下有知,必为我作证:我荡意虎此行倘不能扫清君侧,荡平周军,有如此璧!”说着一把将那块白璧从鼓把儿上扯下,不等那老者叫出声来,已经啪的一声摔碎在石上。

  待老者看时,白璧已断为七、八块,再也无法拼合在一起。那璧上本有一条血色痕迹,一摔之下,露出了璧内的部分,更是嫣红如血,在夜色下甚至有些发黑。老者颤声道:“少……少主把大王赐予的……风啸……白璧……”他激动得手直发抖,不过总算说话利索了些,“这、这璧珍贵异常,大有灵性,就算大王不降雷霆之怒,老奴怕也于少主不利啊!”

  荡意虎哼了一声,道:"不用你担心,我此行回来,早已不报生还之念。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不利的?

  走吧,大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。"说着跳下大石,向沼泽中的密雾走去。

  那老者呆在当场,过了半晌才叹息一声,将风啸白璧一块块放入怀中,紧紧跟上。

  他们在雾中走了片刻。雾气虽然又重又闷,几乎伸手不见五指,荡意虎却像回了家一般,明明是一整块沼泽,他却沿着一条看不见的弯弯曲曲的道路左转右转,鼓声咚咚咚地忽隐忽现。行不了多久,脚下出现一条小河沟,荡意虎不得不停下来等那老者赶上来,将他背在背上,一步一步地蹚过河去。

  他们上岸后,只往前走了不到十步之遥,一面似乎从天顶上垂下来的巨大城墙便赫然出现在眼前。城墙用巨大的灰条石一块块镶嵌而成,严丝合缝,连草都长不出一根,仅仅是看上一眼,便让人生出难以撼动的感觉。那老者掏出一根小小的符文烟火弹,砰的一声放到空中。只听见头顶上一声闷响,除了流动的雾气,什么也看不见。

  过了好一会儿,才听见吱吱嘎嘎的声音。一台勉强可容下三人的吊篮从空中垂下,一名全身披挂整齐的武官站在篮中,待吊篮落地,便深深地行了个礼,口称:“属下郑可当参见少主!”

  荡意虎挺身受了他一礼,冷冷地道说:“郑可当,我在城外遇袭,宋衍、田甲二人已经殉国,你去通知他们的家属,由他们自己从子侄中挑选一人出来,充任我的卫队。”

  郑可当恭敬地说:“少主为国亲身犯险,虽然难能可贵,但属下还是要恳请少主善自珍重……至于宋衍、田甲二人,身死殉国乃是本分,少主仁德,惠及子孙,他们必定感少主大恩,愿肝脑涂地,为少主效劳。”

  荡意虎一面由着他二人将他抱进吊篮,一面道:“我多日未回,城中的防务进展如何?你可曾按我的吩咐,每日杀掉一人,以儆效尤?”

  郑可当道:“属下谨遵少主的吩咐,每日午时挑选一名工作不力之人,在二门外斩首示众。眼下各门、各部的防务皆已齐备,民情汹汹,愿为大王效死而后快。”

  荡意虎嗯了一声,不再说话。吊篮晃晃悠悠,似乎永无休止地上升。他突然又道:“那么……你收到我最后一封信了吗?”

  郑可当似乎被雾气所冻,有些迟疑地说:“属下……收到了。”

  “可有照做?”

  “……”

  荡意虎眼光冷冷地扫过来。他虽生得清秀,像个秀丽的女孩子,可是一双眼睛冷得像冰,郑可当全身一抖,若不是吊篮实在太小,立刻就要双膝跪倒。

  荡意虎摇着拨浪鼓,看也不看他一眼,一字一顿地说:“今日我就当作你没有收到信。重新说一遍:限你明日之内,按照我的安排,把烟火、油、柴、硫磺等物齐备,听清楚了没有?”

  郑可当两眼一闭,道:“属下……听清楚了!”

  荡意虎拖长了声音“嗯——”,再也不开口了。那二人低眉顺目,也不敢发出丝毫声音。寒夜中只听到拨浪鼓无精打采地响着。

  他们没有升到高大堰都城的顶端,而是从一扇城墙上开启的密门中进入。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,直接下到城墙下的地下驰道中。数百名黑甲黑盔,以赤金面具覆面的卫队在此等候多时,一见到荡意虎大驾,立刻哗啦啦地跪倒一地。荡意虎一声不吭,被抱上早已准备好的便车,立刻飞驰而去。地下驰道直通堰都内宫,沿途按照他的命令,已经设立了许多爆破点,许多徐国术士正在昏暗的石壁上书画火行符文,只待一开战便立刻炸毁驰道,切断内外城的一切联系。

  片刻之内,便车已驶出地道,从内宫一处高大的庙堂中穿了出来。夜色中,内宫几乎一片昏暗,只有数十点微弱的灯光勾画出驰道的方位,清脆的马蹄和车轮沉闷的辗轧声在石制宫室内回响。荡意虎本来闭目安坐,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,他转头四下看,然而一切都隐藏在黑暗中,什么都看不到,只是每当马车从一扇悬着灯的门前快速驰过时,那种声音便大一些,其他时候,更像是空无一人的城市中空洞的回响。

  渐渐的他明白了。这并不是一座空无一人的城市。还有许多人居住在这里,只是现在看不到——他们都躲在黑暗华丽的宫殿里面,胆怯地向外张望。那种奇怪的声响正是这数不清的人们共同发出的压抑的唿吸声。

  荡意虎背上一寒,连抖两下。那老者低声道:“少主,你冷吗?老奴……”荡意虎打开他伸过来的手,恶狠狠地说:“把手拿开!”

  马车颠簸了一下,驶上一条长长的上坡,坡的两旁顺序排列着数十栋高大的石台,那是荡意虎再熟悉不过的徐国卿事寮,但现在只看得见黑压压的影子。长坡的前方终于出现一栋被月光照得发亮的巨大宫殿,正是徐王堰居住的重华殿,黑暗中众人绷得紧紧的心弦才稍微放松了一点。宫殿前一百丈处,便有大群身着紫色盔甲的内廷卫守护,马车不能再进去。荡意虎被抱下马车时,另有一百多名早已等候在旁的男女老幼,看模样是宫廷内府仆从,却统统穿着藤甲,手持刀枪,一见荡意虎,立刻哗啦啦地跪了一地。

  荡意虎满意地嗯了一声。两名年老仆妇上来,为他更去脏衣,换上一副精心打造的小盔甲,头盔上竖着两根长长的白羽,在夜色中分外醒目。

  内廷中早有步辇等待在旁,服侍他坐上。所有人都默然不语,紧张有序地忙碌着。须臾间一切停当,三十名内廷卫在前,十六人抬着小小的荡意虎,那老者与郑可当等十余名甲士在后,沿着被月光照亮的那条百丈长的斜坡疾步而行。重华殿的大门开了一条小缝,露出些微光亮,旋即闭上,偌大的内廷重新静默在冷冷的月光下。

  与从外面看到的完全相反,大殿中灯火通明,天花板、藻井上装饰的数不清的珍珠琉璃宝器在数十根巨烛的照射下,反射出五彩夺目的光芒,众武官乍从月光地里进来,一时间几乎睁不开眼睛。

  内廷卫们服侍荡意虎下了步辇,便齐齐退下,带上大门,一丝声音也没有。门和窗上全都用锦被蒙得密不透风,难怪从外面连一丝灯光都看不到。但大殿里丝毫也不感到气闷,反而时时有微风拂面的感觉,显然另有通道与外界相连。

  重华殿是徐王堰的寝宫,一座三尺多高的楠木台占据了大殿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,从殿顶垂下的织锦将木台遮蔽得严严实实,什么也看不见,供群臣朝见的地方不过十五、六丈大小。已经有数十名高冠宽袍的公卿贵族等候在殿内,荡意虎等人一进来,顿时显得拥挤了许多。众大臣一个个面红耳赤,似乎刚刚还在激烈争吵,一见荡意虎及其随从全身披挂,杀气腾腾,立时变了脸色,嗡嗡的争吵声也慢慢低落下去,终于无声无息。

  因司城荡意储不在殿内,内廷宰宋雍便是当朝最大。他早已不服荡意兄弟在朝中跋扈,此刻荡意储倒了架子,便不再将才满十四岁的荡意虎放在眼里,咳嗽一声,道:“大胆荡意虎。这是大王起居行在,你居然敢拥兵直入,且剑履不解,该当何罪?”

  众人闻言,同时动手解下佩剑,荡意虎拨浪鼓一摆,道:“不必了。”众武官怔怔地停了手。宋雍顿时脸如寒霜,想要再说,却又忍住。

  荡意虎摘下白羽紫金盔,那老者上前一步,双手接下。荡意虎眼光从在场的衮衮诸公脸上一一扫过,说道:“这些都是忠心耿耿追随大王,为大王护卫堰都城的各墙、各门、各寺、各殿的领兵之人,此刻周室大军压境,随时可能攻城,他们不随身佩带武器,拿什么来拱卫大王?难道像诸位大人一样,靠口舌来打仗吗?”

  他个头瘦小,裹在盔甲中甚是滑稽,声音又脆又嫩,可是话说出来自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,众公卿受他眼光所迫,一个个转头不语。荡意虎冷哼一声,带着众武官上前几步,齐齐拜倒,朗声道:“臣——荡意虎、父夷齐、郑可当等,叩见大王!”

  帐幔无风而动,过了一会儿,一个疲惫的声音慢慢地说:“是……阿虎啊……你回来了。”

  荡意虎听见徐偃王的声音,脸上情不自禁现出激动之色,再叩头道:"是!大王!微臣……护驾来迟!

  大王……微臣去后,大王一切可好?"

  徐偃王懒懒地说:“孤有什么好不好的……倒是你,孤听说你便衣简从而来,在城外险些遭遇不测,可曾伤到哪里?”

  荡意虎再叩首道:“累及大王牵挂,微臣该死!微臣乃是迫不得已,才简从而入……微臣的属下以死相拼,保得微臣二人无恙。”

  徐偃王道: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你哥哥受伤甚重,要是你也有什么意外,孤可怎么对得起……咳、咳咳!”他的声音虽然轻得若有若无,可是语气里至诚的关怀还是听得清清楚楚,荡意虎心头一热,道:“微臣兄弟无能,累及大王牵挂!微臣……微臣听说哥哥受伤,恨不能插翅飞回,可是微臣深受国家重托,又不能……”

  徐偃王道:"罢了,孤也知道你难。你这不是回来了吗?你也太冒险了,须知你此刻身系多大责任……

  孤……孤听说,放走你们二人的,是一个叫做伯将的人?"

  荡意虎道:“正是,是一名年轻的齐军武官,微臣看他的服色,似乎是高级官佐。难道此人便是打败我哥哥的伯将?”

  徐偃王叹了口气,道:“还有几个伯将呢?不过……你的哥哥败得蹊跷,孤也想知道,这个伯将到底是何等样人?”

  荡意虎细细回忆,道:“这个人……面相上看,似乎十分聪明,但据臣看来,并无多大用处。”

  “哦?”

  “臣等一行二十余人,冒死穿越封锁线,而且还杀死了数名齐军,如此紧要关头,他居然问也不问,就放臣二人离开。这个人在战争中还维持假仁假意,不肯对老、幼下手,试问怎么能担当大事?”

  徐偃王“哦”的一声,稍停半会儿,又问:“父夷奇,你也见过伯将,你觉得如何?”

  那老者上前一步,叩首道:“启奏大王,老奴以为此人将来必为齐国栋梁,令天下诸侯惊心。”

  荡意虎惊讶地回头看他。父夷齐道:"姑麓山大战,周军大胜,而齐国右行伤亡惨重,最多只能叫惨胜。征徐大军中,最恨徐国的当属齐人。可是这个人却坚守他的道义,战争再残酷,也不对老、幼下手。

  一个有所坚持的人是难以战胜的。老奴以为,此人深不可测,储大人败于他手,也许并不是那么匪夷所思之事。"

  徐偃王长长地叹息了一声,好半晌才漫声答道:"你说得,似乎有理……公卿大臣们正在朝议,说……

  荡意储丧师辱国,该当……该当如何处置?"

  荡意虎趴在地上,微微颤抖了一下。但他早知会有这一问,一路上绞尽脑汁,想的全是这件事,始终没有头绪。他本来还以为徐偃王会让他造膝密陈,现在却当众问了出来,心中一紧,一时没有答话。

  宋雍本来率众臣朝议,正在势头上,可是听到徐偃王与荡意虎的对话,君臣之谊似乎丝毫未受荡意储败绩的影响,不禁有些丧气,见徐偃王问起,只得咳嗽一声,道:“朝中大臣们也是公议……次帅杜宇在妙峰坡死战殉国,为荡意储吸引了王军的全部主力,荡意储以一万四千之众,居然没有打下小小的齐军右行,最后还落得受伤而遁,弃大军于不顾。他身为司城,掌管全军,不负责任,何以服众?如今国人抗敌之心不坚,城中流言四起,甚至传说老百姓半夜都到南城聚集待旦,一旦敌军攻城,便从南墙逾走!不定荡意储之罪,何以稳定军心民心?”

  荡意虎趴着听他说完,咽了口口水,道:“臣兄丧师辱国,无可争辩……如何严惩,由大王与众公卿定夺,国家之事,岂能因臣兄弟而废?臣身为亲属,理当避嫌,请大王恩准。”

  宋雍哼了一声,道:“说得轻巧。荡意储一人生死,微不足道。可是丢下国家,如何收场?眼下我国风雨飘摇,堰都被围,举国震荡,而城中已几无可征用之人,危在旦夕。你兄弟二人统领军权多年,国家败亡至此,难道没有责任吗?”

  荡意虎抗声道:“国家败亡,臣兄弟二人就第一个倒在阵前!如果诸位大臣要帮姬瞒的忙,现在就除掉我兄弟二人,自毁社稷。敢问我死之后,还有谁能来统领徐军?”

  跟在他背后的众武官一起跪下,大声道:“臣等愿追随储大人、少主,誓死效忠大王!”

  宋雍脸上肌肉抽动,正要勃然大怒,徐偃王在帐幔里轻咳一声,众人一起噤声。

  徐偃王对争论不置可否,却道:“阿虎……你这次出去……给徐国……给孤……带了多少援军回来?”

  荡意虎扫了宋雍一眼,叩头道:“启奏大王。大王天恩浩荡,广被苍生,微臣出访各国,所到之处,民皆愿为大王踊跃效死。臣此次回来,共带回奄、漆、滕、僬各国军队共一万八千大军,马六千匹,甲一万件,弓、矢、兵器不计其数。此刻已在城外观月岭下待命。”

  他话音刚落,大殿中顿时一片哗然。刚刚还一个个面如死灰的公卿大臣们脸上的忧色一扫而光,虽然徐偃王还未发话,按理不得喧哗失态,可是众人还是忍不住笑逐颜开,交头接耳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宋雍身为首辅,自然更是大大地松了口气。转念又想荡意虎立此大功,必然惠及其兄长,看来荡意储纵然不会立刻复职,想要彻底扳倒他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,愉悦之情不免大打折扣。

  徐偃王在帐幔中,众人看不见他的神色,不过听他长长叹息一声,似乎也是松了口气,过了一会儿才道:“阿虎不愧孤的智将!既然现在有此生力援军,该如何守城,众卿有何见解?”

  大殿中一阵沉默。宋雍几次张口欲说,可是想想军权全在荡意兄弟手中,自己说了也是白搭,不禁有些气馁。

  荡意虎从容地说:“是。大王容臣禀来。”点了一下头,一名武官从身上背着的木套筒中取出一卷长长的素绢,走上前来,徐徐展开。众人都识得此图,正是堰都城及其周边山川的地理图志。徐人习惯用土黄色标记代表敌军,在这张图上,围绕堰都城星星点点何止百余个土黄色印记,不问可知是城外那支庞大得几乎摆不下的征徐大军。周军围城虽然也不是一两天的事,但众大臣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都城被围的壮观场面,颇为震撼。在堰都城中用赤砂画了许多标记,却不知道作何用处。

  荡意虎道:“是!大王请看,这是昨天下午侦察的结果,和预计的一样,姬瞒集中了召公的兵力后,实力大增,计二十万八千人、兵车两万六千辆、火龙砲九百门,而城中兵源枯竭,守城执戈之士不过一万一千,控弦之士七千。周军在北、东、西三个方向大肆修造营地,平整道路,修造攻城器械,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最迟后天早上就可以发起进攻。”

  众大臣不由自主地屏住唿吸。荡意虎走到地图边上,蹲下来,指划道:"经过前面几场大战,形势已趋明朗。周国和昆仑山可能已经隐约猜到,我国正在进行的重大计划会改变天下的格局。周公姬瞒这个人,我听兄长提起过,虽然玩世不恭,心胸却细密险恶,他既然已经来到城下,绝不会等到堰都城防御趋近完善才开始进攻。虽然现在周军方面也准备不足,但他不会在乎贸然攻城会有多大牺牲,对他来说,这个城和隐藏的秘密值得用十几万人的生命来换,就如同他在北冥作战时一样,不惜代价。

  "他们进攻的方向简单明确,就是用攻城机械猛攻地势开阔的北门,同时进击东西两门,分散北门的压力。但这两边也并非佯动,周军有足够的人马,可以同时从三个方向进攻,换言之,无论从哪一边攻破城池,都在姬瞒的计划之内。周军攻破外城的时间,估计不会超过两个半时辰。一旦任何一门失守,外城立刻就会被潮水般的周军淹没,周军会在第一时间内切断内外城的联系,到时候另外两门的守军根本来不及回到内城,内城就必须立刻关闭。

  "内城墙高而厚,大门用镏金铸造,加上周军的攻城机械无法到达外城中,所以受到的冲击会小一点。

  但是内城的弱点在于狭小,只有八里的周长,周军可以从四面八方向内城倾泄箭雨,同时攀上城墙,攻击波源源不绝。以外城守军一万计算,内城最多只能凑集五千人守卫,与外城守军联系中断后,内城守军势必士气溃散,难以全力抗敌,保守估计……"

  他用拨浪鼓轻轻敲打脚前的地面,道:“一个时辰之内,周军的前锋就会抵达这里。”

  仿佛一阵透骨的寒风吹来,大殿中刚刚还在庆幸援军到来的人们一个个顿如木偶般僵直不动了。宋雍张口结舌半晌,方道:“那……那……那如果加上……你带回的援军……”

  荡意虎道:“怎么加?堰都已被围得水泄不通,这前后一共有七道封锁线,连我带的二十人的小队都无法透过,一旦大军开动,观月岭下露出一面旗帜,姬瞒就会在一个时辰内动员十万大军前堵后追,两万辆兵车在野地里,不消片刻就可将这一万八千人杀得干干净净——荡意虎敢问大人,我如何把这么些人弄进城里?”

  在死一般的沉寂中,荡意虎缓缓地说:"微臣思前想后,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扭转局面。

  "我大批援军从淹国出发,一路夜行昼伏,没有给周军留下任何蛛丝马迹。目前,我军在观月岭底下驻扎,采用了一切手段,将营地隐藏得严严实实。从周军的部署和调动来看,他们还没有察觉到这支近在咫尺的大军。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机会。而南门因为春潮泛滥,沼泽丛生,周军放弃在那里布营,也是我们唯一的地利。

  “等到周军开始攻城,北、东、西三个方面吃紧之时,我军隐蔽前进,到南门之外,祁河的河谷中,借着河谷的掩护,前进到离城十里外的荆岗,在那里扎下营盘,等待——”

  宋雍心惊肉跳地问:“等待……什么?”

  荡意虎微微一笑:“等待城破。”

  “两个时辰之内,外城必破,周军及诸侯国军队必定蜂拥进城。我们要将西门的防御降到最低,确保西门必然是最先被攻破的,西门破后,立刻打开北门,放周军进城。外城陷落后,各国军队主力势必离开营垒,涌入城内,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会换成用于巷战和攻城战的攀爬工具,并且渡过环绕城墙的护城河,这个时候,刚刚参与攻打外城的部队会让他们的巨型攻城武器退后,让出道路,同时将伤员送到后方,敌人将在城外完全乱成一团,不成阵型。”他用拨浪鼓在图上从南门外向西门画了一条长长的线,“这就是我们等待的时机。”

  "我军的六千铁骑从荆岗突出,向西门迂回。周军在西门的部署十分薄弱,只有齐国、许、鲁、郑、卫等诸侯国军队,这些部队各有统属,指挥各异,一旦被我军横向穿插,不能够组织梯次防御,必然会在短时间内陷入混乱。我军冲乱西门诸侯国的大营后,不与敌方纠缠,转向北上,截断北门外周军主力内外的联系。

  "同时,以全部徒卒主力,沿着骑兵攻打的方向,跟进攻击,在西门护城河外击溃诸侯国守营的军队,将其主力压制在城内。这样一来,周军和诸侯国军队的大部分主力都会被压制在内、外城之间,动弹不得。

  而攻打东门的周军一时来不及破城,更来不及渡过祁水支援北门,我们——"

  宋雍打断他道:“敌军攻城主力被压制在城中,如你所言,那内城岂不是转眼间便会陷落?”

  荡意虎道:“是的。所以,要将全城的士卒全部集中到内城中,集中一切力量,拼死抵御……”

  宋雍道:“那外城呢?无人防守,哪里坚持得到半个时辰?”

  荡意储道:“当然有人。城中三万老百姓,就是第一道防线。我已下令,将他们不分男女老幼,每千人编做一组,每门二十组,轮流守卫。攻城之时,靠他们的身体来迟滞周军的进攻。这些点——”他指了一下图上那些赤砂标记,“已经放置了大量硫磺火器,等到周军入城,与城中老百姓混成一团之时,就按序点燃。外城皆是木屋,街道狭窄,近十万乱兵与百姓混为一体,拥挤不堪,一旦火起,周军后路被断,前无出路,只能被压制在内外城之间的大火之内,与城俱焚——前锋尽没之时,城外的周军必然胆寒,且已被我骑兵分割,他们被各个击破只是时间问题。到这个地步,周军再多也只能撤退了。我们在堰都城下,击败不可一世的姬瞒,消灭了周军主力,大周必定割地求和,到时候,大王的千秋万代之策,何愁不定?”

  他声音细嫩,慢慢说来,像在吟诗一般清脆动人。可是在场众人脸色越来越惨白,汗如浆出,呆若木鸡,过了好半晌,竟无一人开口。宋雍血往上冲,脚下虚退几步,指着他道:"你……你……你好毒的心肠!

  你这不是把全城的子民,尽数付之一炬,与周军陪葬了吗?那……那还何用周军来进攻?!"

  荡意虎昂然道:“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咱们为了大王的千秋大业计,生死早就付诸度外。徐国昌盛的时候,全体国民跟着享受安乐,眼下正是徐国存亡之际,难道徐国的百姓不应该与国同休吗?用他们的血肉之躯,来铺平通往胜利的大道,这是他们三生之幸,他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?”

  众臣工惶急不安,可是帐幔内半天也没有一点声响。眼下谁也不知道徐偃王的意思,大臣们只好眼巴巴地瞧着首辅大臣。宋雍哽了半天,颤声道:“难道……难道满城的老百姓……就这么听话地……去送死?”

  荡意虎冷笑道:“百姓大多是好的,但是为了避免受到某些骁獍之徒的影响,必须将忠实可靠的人安插进每一组中。城内公卿大臣家人众多,加起来一万有余。在此大敌当前之际,远在异国他乡的人都愿意为大王效命,诸位大臣安享国家俸禄多年,国家也只好委以重任了。我在城外,三次上书请求将公卿家人征集入伍,却没有回音,我自己家中的男女老幼,日夜在宫门外枕戈待旦!既然各位大人不愿意让家人入伍,那就编入民众中,每千人中,即补进一百名家人仆从,到城墙上当值!各家选精壮男丁二十人,由长子带领,埋伏在城内火点,待周军入城时,为国尽忠,为王效死!各位大人有谁愿意出来带这个头?”

  他冷冷地从众人脸上扫过,人们像割倒了的麦子般惊恐万状地匍匐在地,躲避他的眼光。宋雍脸涨得通红,哆哆嗦嗦地指着他:“荡意虎,你!你……”他受荡意虎目光所迫,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,索性跪倒在地,转向徐偃王的方向,哭道:“大王!大王!荡意兄弟所为,纯粹祸国、祸民之举……若依荡意虎所言,必将——”

  他突然住了口,趴在地上,嗬嗬连声。众人都道他情绪失控,难以自持,一起跪倒,齐声道:“臣等……”

  帐幔前端忽然高高掀起,像是有人掀帐而出,众臣唬得一起住嘴,匍匐在地。可是并没有听见任何人下台的声音。宋雍喉中荷荷之声越来越响,他手脚乱抽乱踢,可是身体却始终保持在跪倒的高度,看上去就像一个失去控制的扯线木偶被悬在空中一般,众大臣吓得魂不附体,眼睁睁地看着内延宰在空中无谓地挣扎、抽搐、痉挛,突然全身一挺,跟着四肢便软软地垂下地来,可是身体依然浮在空中,再也没有任何声息。

  一种若有若无的声音从大帐中传出,好像活物一样,在殿中盘旋、低回……呜呜咽咽,如诉如泣,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在一个很远很远、很大很大的地方恸哭,又好像离得很近很近,就在众人的眼前、脚下、大殿的四周。众臣工都熟悉这徐王的哭声,只是已经很久没有听见他如此痛泣过了,大家面面相觑,不由自主地匍匐在地。

  只听徐偃王一边哭,一边在沙沙地走动,说道:“孤……很苦啊……很冷……夜长,路远……先王交托给孤的国家,为了这件事情……要全部葬送……阿虎……你的计划,好毒啊……如此宏伟,如此灿烂……换了你的哥哥,也未必想得出来……”

  他的声音像虫子一样往众人的耳朵、脑子里钻,冰冷凄苦,许多大臣都忍不住涕泪交加,荡意虎却岿然不动,朗声道:“大王的千秋伟业,非一国一族之兴盛,而是关系天下,还有我族数千年的光荣。不光是徐国百姓,连远在外域的各国都踊跃为王效命。为天下计,为子孙后代计,如此伟业,也当得起这许多人为之奋斗牺牲。”

  徐偃在殿后徘徊,有时候像踩在沙地里,有时候又像是穿着硬木屐走在地板上。他慢慢说道:"孤……

  孤也明白……你们大家的心思……你们想要得到……那个结果……孤却不敢想……难道说……"

  荡意虎不待他说完,便大声道:“如果大王不愿为,那就该杀了微臣。既然大王已经杀了宋雍,说明大王决心早定!大王杀宋雍,因为他首鼠两端!为人臣尚不可犹豫徘徊,何况大王的千秋伟业?”

  徐偃的脚步声顿时消失,过了一会儿,听见他幽幽地叹了口气,那声音就像有无数人在大殿四角同声叹息一样:"阿虎不愧是孤的心腹智囊……国家、社稷之福啊……好!很好!你哥哥既然伤重,又要辅助孤完成更重要的事,孤现在就授你司城之职,全国军民,悉数交托爱卿,任卿所为……孤别无所求,但得……

  再有二十四个时辰,孤的大计……就……就可……"他的声音渐渐低落,终至于悄无声息,仿佛已经从木台上消失无踪。

  荡意虎轻轻地以头叩地,道:“微臣遵旨!”

  他站起身来,众人本已压得低低的身体同时向下一沉,从此刻起,堰都城中再也没有人能在他跟前站直身子。荡意虎微露笑意,道:“郑可当。”

  “属下在!”

  “整备城内军队的事,交由你去办理。”

  “属下遵命!”

  “只有一件事要提醒你。选拔军中忠心死士,安插在城内各火点,由他们来点火;另外,要根据街道、建筑的走向,安排好路线,点火之后,务必要将城中老幼驱赶到北、西门附近,阻挡周军出逃。”

  “属下……明白!”

  “还有——宣大王的旨意:国家多难,存亡在此一役,全体国民,生为徐人,死为徐鬼,尽忠效命乃是本分。乃有宋雍等人,忝为国家大臣,不知与王共赴国难,大军压境依旧享受声色!着即将宋雍灭族,全家老幼,今夜就在城头上统统磔死,以儆效尤。”

  “属下遵命!”

  “田纯。”

  “……小、小臣在……”

  “编制城中民众之事,交由你去办,明日申时之前,必须编制完成,亥时之前,要听从郑可当的命令,全部上城。”

  “小臣……明白!”

  “你不明白。”荡意虎缓缓走到他身旁,拨浪鼓在他的头顶轻轻敲着,“你听着,你要编制的,不是普通老百姓,也不是奴隶、仆从,而是全城的人,不分尊卑贵贱,一个也不许漏掉。明日申时之前,全城的男女老幼要相互诀别,然后登城备战。后日一战,不是胜利,就是灭亡,全城的人都只有生死两条路走:死,是应该的;生,是老天爷给的,没有人可以自己求生,听清楚了?”

  田纯脑袋无力地在地板上叩了两下,软绵绵地说:“听……清楚……了!”

  荡意虎扫视四周,每个人脸上都是凄然惶恐之色,可怜巴巴地望着他。他咬咬嘴唇,道:“我荡意虎虽然年幼,可是老天爷从来就没给过我年幼的机会。我生出来就是一颗老得坚硬的心,天底下除了大王的事,我眼里没有任何东西——你们都给我听着,徐国已经灭亡了!全城的人都已经死了!到底是要诞生一个新的徐国,还是所有的这一切统统沦落到黄泉地狱,就在此一战!”

周天·堰都城攻略小说的作者是拉拉,本站提供周天·堰都城攻略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,如果您觉得周天·堰都城攻略这本书不错的话,请在手机收藏最新网址:www.douluoxy.com
上一章:序章 祁洲平原 四月十四日 晴 下一章:祁洲平原 齐军大营 四月十五日 晴
猜你喜欢: 周天·桫椤城 周天·破国箭 完美世界 斗罗大陆之五行大陆 不良之谁与争锋 紫川原著小说 神宠进化 择天记 全能大佬在星际当首富 斗罗大陆 驭鲛记 不死武皇

斗罗大陆网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Copyright © 2021 斗罗大陆网 All Rights Reserved.